買得起也玩得起:六個不會讓你破產的獨立製錶選擇

2025年5月13日

買得起也玩得起:六個值得收藏的獨立製錶品牌

提到「獨立製錶」,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價格高昂、只屬於少數頂級藏家的世界。的確,F.P. Journe、Greubel Forsey 這些頂尖品牌雖讓人嚮往,但價格卻往往讓人望而卻步。

不過這幾年,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走親民路線的獨立品牌。它們雖然規模不大,卻在設計、技術與理念上各具特色,而且價格並非高不可攀。

以下這六個品牌,就是入門獨立製錶的好選擇:


1. M.A.D. Editions:你也能擁有一點 MB&F 的瘋狂

M.A.D. Editions 是由 Max Büsser (MB&F 的創辦人)為回饋粉絲而創立的副線計畫,主旨是希望讓更多人可以體驗到他們品牌對於機械設計的創意與想法。自2021年推出M.A.D.1系列以來,便在錶迷間掀起一股風潮。

M.A.D.1 的特色在於招牌的戰斧式轉盤,以及獨特的側顯式讀時設計,視覺效果強烈,尤其在黑暗中看著帶夜光的轉盤高速轉動,往往讓人目不轉睛地看著出神。前幾代的機芯採用 Miyota 機芯,所以能把整體價格壓在 3,000 美元左右,即使到後來的 M.A.D.1S 與 M.A.D.2 改用 La Joux-Perret G101 機芯,也依然能把售價控制在3300美元左右。

每次 M.A.D. Edtions 推出的錶款,其購買資格都需要用抽籤的,所以雖然物美價廉,但也是得靠運氣才有機會從官方管道入手,不過能用這個價位入手 MB&F 的設計美學,也已經足以成為很多人每次新錶發表後迫不及待參與抽籤的理由了。

2. Laine:來自芬蘭的細節狂人

來自芬蘭的獨立製錶師 Torsti Laine ,雖然出身資訊工程背景,但2011年決心轉換至製錶領域後,在2014年朗格所舉辦的比賽中便獲得卓越製錶獎,可見其天賦驚人。

Laine曾在同樣來自芬蘭的製錶大師 Kari Voutilainen 底下實習過,不知是否曾受這段經歷的影響,精美的盤面機雕紋飾也成為了Laine的作品特色。除此之外,高度客製化也是品牌特點之一,你可以選擇面盤紋理、配色、時標,甚至機芯夾板的雕花風格,這種等級的客製在高級品牌中往往所費不貲,但Laine卻能往往能把價格控制在 10,000 歐元左右。對喜歡細節、質感又同時對價格敏銳的藏家來說,Laine 是一個會讓人上癮的品牌。

3. Habring²:平實中的機械詩意

Habring² 由 Richard 和 Maria Habring 夫妻共同經營,堅持奧地利本地製造,價格透明、設計低調,每年產量目前約只有150隻左右。Richard 曾任職於 IWC,參與過知名的 Doppelchronograph 雙追針計時模組開發,1996年離開IWC後,於2004年和妻子Maria 成立了 Habring² 這個品牌。

Habring² 的特色就是踏實的「功能主義」精神,在錶殼和盤面的設計上,他們只使用經典簡單的元素,在機芯的裝飾上,他們也不做華麗的打磨或雕花,但簡單並不代表放棄品質,如果細看在面盤和機芯上所下的功夫,就知道他們認為該提供給消費者的細節其實一個也沒落下。

Habring² 的品牌理念是手錶終究應該要能為人所用,而不單單只是存在於保險櫃裡的藝術品,所以他們只做扎實、好戴又技術含量高的東西。而得益於Richard的技術背景,所以他們在機芯的設計研發方面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因此像跳秒、追針計時這些高複雜功能,他們都能自己做,且價格都能控制在4,000~10,000 歐元不等,這也是品牌成立至今多年,在網路上已擁有許多品牌愛好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4. Kurono Tokyo:麻布系的東洋優雅

Kurono 是日本知名製錶師浅岡肇推出的副品牌,設計特色屬於日式古典美學。Kurono的錶款基本上都是採用通用機芯加密底的配置,雖然背面沒有太多看點,但每一款面盤的設計與配色都十分獨特且優美,錶徑偏小,但圓形錶殼的弧度設計與打磨很好,上手後的視覺效果往往也就讓人忽略了錶徑的差異。

得益於使用通用機芯,所以價格十分親民,通常約1,500~3,000 美元之間,但每一款皆是限量發行,所以往往發佈後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

5. Christopher Ward:英國的親民創新派

自2004年創立並選擇打破傳統鐘錶銷售模式,成為第一個以純線上銷售直面終端消費者的品牌起,Christopher Ward似乎便註定不走尋常路。

2022年推出的C1 Bel Canto錶款,就像是平地一聲雷一般,迅速的席捲了網路與錶壇。Christopher Ward 利用Sellita機芯加上自家開發的功能模組,在 Bel Canto 上實現了整點聲鳴(個人認為不太適合說是報時功能,因為Bel Canto的鳴響無法明確的表示當下時間是幾點)功能,並直接把售價拉到 4,000 美元左右,完全打破了大家以往對鐘樂功能腕錶的市場行情認知,而Bel Canto也在2023年GPHG榮獲了小指針獎,代表了業界人士也對其創新的成果給予極高肯定。

6. MING:極簡設計的新世代代表

MING 是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獨立手錶品牌,由攝影師兼設計師 Ming Thein 於 2017 年創立。MING的作品擁有一種極易辨識的設計語言:極簡、多層次錶盤、弧形錶耳與簡潔線條,往往都能讓人一眼認出這就是「MING」。

MING 的設計與品質控制在馬來西亞進行,而生產與組裝則在瑞士 La Chaux-de-Fonds 完成,品牌與多家瑞士知名機芯製造商合作,確保手錶的精確度與可靠性。大部分錶款使用的是通用機芯,所以價格能低至 2,500 美元起跳,如此實惠的價格,就能擁有一隻融合現代設計美學與功能性的手錶,加上每次發售的錶款都是限量,導致往往很快就銷售一空。


結語

獨立製錶不必高不可攀,它也可以是日常佩戴的選擇。這六個品牌或許沒有百年歷史、也不在主流榜單之列,但正是因為它們在規模之外,才能保留創作的自由與風格的純粹。

當市場趨於雷同,這些品牌反而成為鐘錶世界中最有趣的存在。

(圖片來源:Revolution、SJX Watches、Hodinkee、Kurono Tokyo、Fratello Watches、Monochrome)

© 2025 deadbeat_.

© 2025 deadbeat_.

© 2025 deadbeat_.